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引擎。立于时代潮头的清华产业服务创新创业近30年,构建起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双创网络,创造了一个让主体互动更加协调、要素流动更加顺畅、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的机制与环境。 以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关键装备为内容的重科技如何实现从追赶到引领……
2016年1月31日,清华控股本部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专题学习活动。清华控股副总裁张文娟、总裁助理张红敏分别介绍了参加土士学习联盟学习活动的情况,并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的影响、德国中小企业之隐形冠军、360°多元化管理等方面分享了学习心得和体会,与大家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发展与转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定位和自我发展的管理心得。 党支部活动另一项议题是预备党员转正工作。预备党员刘珈璐同志汇报了自己预备期间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优缺点和努力方向等,并提出转正申请。与会党员对此进行讨论,经无记名投票,一致同意刘珈璐同志转成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2016年4月19日,清华控股母基金三期——紫荆海峡科技母基金在福州宣布成立。本期基金由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发起,福州市人民政府为基石投资人,基金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清华控股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龙大伟,福州市副市长高明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基金成立揭牌仪式。 紫荆资本是清华控股旗下运营私募股权母基金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是以清控金融母基金为主的紫荆系私募股权母基金投资、管理和运营的平台企业。 紫荆资本定位为行业型VC母基金,致力于运用对行业和产业的深刻理解,发挥清华大学和清华产业的资源优势,前瞻性地发掘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内有爆发性的增长点,重点布局有特色的特别是专注于行业的子基金,并利用管理团队十余年一线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发掘出更多的投资机会。紫荆资本自2012年组建以来,已募集管理5支母基金,投资46家直投管理机构、超过50支子基金。 截至2015年末,紫荆资本穿透投资项目数量570家,穿透间接影响项目数量超过1700家。2016年4月,紫荆资本荣获“2015年度中国最佳有限合伙人”、“2015年度中国最佳人民币母基金”两个奖项。
近日,清华控股本部党支部和综合事务部在公司会议室联合开展员工学习培训活动,特邀紫光集团董事长、CEO赵伟国演讲。 赵伟国以《打造世界级芯云科技产业巨头》为题,分享了紫光集团的发展战略、主要业务板块、创新人才、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企业文化等。 赵伟国指出,紫光集团在智能芯片领域已通过国际并购达到国内第一、世界前三的地位,展讯、锐迪科、紫光国芯(原同方国芯)2015年向全球市场供货总数超过10亿套片,收入超过135亿元。在芯片封测领域,紫光已与台湾的力成、南茂、矽品等全球名列前茅的企业签订股权收购协议。在存储芯片领域,紫光将在国内投入巨资建设存储芯片工厂,达到技术全球同步。在云产业版块,紫光的企业网络已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其他版块也在同时发力、快速发展。紫光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新兴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产业集团,将形成“南有华为,北有紫光”的格局。 关于公司发展战略,赵伟国列举了紫光集团发展的“123”—— 一个定位: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从芯到云)。 两条路径:自主创新加国际并购,在国际并购的基础上加速自主创新。 三个结合: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公司利益与团队利益相结合。 赵伟国特别介绍了紫光集团芯片产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和路径。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为方向,以国际并购为路径,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以团队激励为基础,以产业整合为目的,以快速卡位为突破,从而超常规、超大规模地快速形成芯片产业集群;三个重点——移动芯片、大物联网、存储及其相关芯片;三条路径——全面收购、境外入股、境内合资(包括工厂与研发)。 对于如何做好并购企业的后续管理,赵伟国表示,紫光集团只并购和投资优秀的企业,因为优秀的企业背后是优秀的团队。为紫光旗下相关企业打造产业生态圈,通过协同发展和利益分享让兄弟企业团结在一起,以业务合作为主,不轻言整合,不轻易整合。充分沟通,充分信任。充分授权,充分激励。目标管理,严格审计。从控制管理走向战略管理,找到风险控制与高效运营的平衡点,管战略,管审计,尽量让前线打仗的人去做决定,这是紫光管理的一个基本核心。 赵伟国强调,紫光集团的长期策略是:战略第一,人才第一,机制第一。业务策略是:坚定信念,解放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操作,快速行动,见势不妙,撒腿就跑。人才策略是:思贤若渴,重金揽才;小过不罚,大过才罚,正向激励,负向淘汰;有功必奖,大功大奖,开疆破土者,裂土相封;有一技之长,有工作热情,不搞内斗者,皆可用之。 谈到紫光的企业文化,赵伟国进行了非常简单的概括:业绩说话,不许黑公司,简单的人际关系。在如何看待和适应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关系方面,赵伟国分享了自己的深刻感悟:天道酬勤,天道酬思,天道酬善。要保持积极的心理:只要努力,我一定会成长,但是我需要不断自我改变和自我重塑。办法总比困难多。忘掉面子,忘掉学历,别把自己太当回事。要迎接新事物,迎接新变化,迎接新朋友;要相信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可以把握。 在讲述企业和个人的“成长秘籍”时,赵伟国引用了他感触最深的三句话,也是他所理解和总结的“成长三阶段”: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知行合一。 赵伟国感谢清华控股对紫光集团发展的支持,相信紫光集团发展所形成的氛围,也会推动整个清华产业的发展。希望清华控股的同志做紫光集团亲密的战友,为下属企业分忧、排难,共同成长与发展。 清华控股本部、清控金融、财务公司等近80名员工参加了活动,会议室座无虚席。现场交流环节,清华控股员工们向赵伟国踊跃提问,互动氛围热烈。线上,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带头在“清控家庭”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心得,几十位员工积极分享了自己听完讲座后的感悟。“学习、学习、再学习,行动、行动再行动,清华控股本部必须也一定要不断提升。”这是清华控股全体领导员工的期望。
2016年5月13日,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巨头HPE总裁兼CEO梅格·惠特曼(MegWhitman)女士到访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常务副校长程建平等校领导会见了惠特曼女士一行。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新华三集团CEO于英涛等参加会谈。 陈旭书记代表清华大学热情欢迎惠特曼女士的到访,她回顾了HPE与清华大学多年来的合作,特别是去年5月以来,与清华控股旗下的紫光集团就新华三的51%股权达成转让协议,这意味着HPE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模式开展与中国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合作。陈旭书记盛赞双方团队的合作诚意与共同智慧,对HPE与清华的进一步合作深表期待。 惠特曼女士对选择与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达成合作的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她高度评价了刚刚宣布正式成立的新华三集团,赞扬了新华三取得的成绩。惠特曼女士表示,她本人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她很早就意识到与中国和中国企业合作的重要性。近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推动HPE与以紫光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并将继续创新模式,面向未来实现合作共赢。惠特曼女士盛情邀请清华大学和清华控股的领导到HPE总部参观访问,并表示希望招聘到更多优秀的清华毕业生到HPE工作。
2016年5月26日,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换届大会暨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正副理事长、秘书长等。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程建平当选为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当选为副理事长,清华控股总裁周立业当选为常务理事,清华控股副总裁李中祥当选为副秘书长,清华控股副总裁范新、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诚志股份副董事长张喜民、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刘玉龙、辰安科技总经理苏国锋当选为理事。协会第五届副理事长、原清华控股董事长荣泳霖担任协会顾问。 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ChineseAssociationofUniversity-RunIndustries)是由全国高校校办企业以及实行独立核算、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高校校办产业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部门和有关单位及热心于高校产业工作的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